马前卒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稳定压倒一切(1 / 1)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高干)网站】地址:http://www.pinorico.com

时隔数月之后,秦风再一次出现在了虎牢。上一次来的时候,秦风便是以虎牢为大本营,集结兵力,一举击溃了秦皇马越纠集的数十万兵马,彻底地鼎定了秦明战局,现在原秦国所有的领土,基本上都已经成了大明的疆域,马越还能控制的,不过是雍都左近的区区的一小块地域了。

战争还在继续,但已经不再是秦风主要考虑的问题了。胜利是毫无疑问的,唯一可虑的就是拿下雍都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雍都,毕竟是秦国的都城。秦国立国百年,搜刮四方而养雍都,雍都周边的秦人也是对秦国最有认同感的一个地方,城池坚固,粮食储备必然不也不会太少。城内有完备的各类军工器械生产作坊,作为秦廷最后的堡垒,想要啃下来,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先行围困,消耗敌人的意志和勇气,然后再一点一点的啃一下,是明廷制定的策略,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之下,不管是秦风还是政事堂抑或是兵部,都不太愿意用高伤亡率来换取打下雍都的战果。

马越错的最离谱的事情,便是集结了数十万大军向虎牢发起了反击。这一战,不但没有达到他想要的目标结果,反而将大量的有生力量损耗,同时也让雍都的战略储粮下降到了一个危险的程度。雍都城内,虽然也有不少的田地可以种植,但对于雍都的人口来说,用杯水车薪来形容也不为过。

秦风现在最看重的就是两件事。

第一,是已占领的秦地的稳定,第二件事,就是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

秦国留给大明的的确是一个乱摊子。清洗邓氏势力算是第一波,征集大量壮丁入伍,摊派各种战争税然后又遭遇到惨痛失败是第二波,卞无双率部背秦投楚是第三波,连续沉重的打击,让秦国遭受重创,家无隔夜粮便是现在秦人最普遍的状态。

民不聊生,匪盗横行,治安状况极度恶化,而且现在又恰恰遭遇万牧蛰伏的冬季,更让这一切雪上加霜。

大明抽调不出更多的兵力来维持地方治安,接受了新的任命而前往新的领地上任的官员们,随行的不是军队,而是他们自己的侍卫再加上受雇佣前去剿灭匪患的天武,明威镖局的镖师们。他们的人手也是有限的,能够保证的也就是城市周围的安全而已,而其它地区,现在还处在混乱的状态之中。

让秦地的百姓这个冬天尽量的不要饿死人,便是秦风当前最主要的目标。只要能有一些粮食度命,不致于饿死,便不致于引起大乱子。

秦风并不怕有组织的抵抗或者秦军的反攻,但他最担心的就是类似于当年莫洛在越国造成的劫难。大量的百姓被裹协,走一路,抢一路,吃一路,如同过境蝗虫一般,将他们走过的地方破坏殆尽。

这才是最难对付的,出动军队去剿灭,这些人一击就溃,但只要军队一走,他们马上便以死灰复燃。更恼火的是,军队根本就无法分辩那些是叛匪,那些是百姓。将他们统统杀光倒是省事了,但这又是大明朝野绝不能接受的事情。

不管是大明朝堂还是民间,现在都认可一件事情,那就是要发展,必然需要更多的人丁。大明建国已经八年了,但一直便处在缺少大量的人丁的窘境当中。多年的战乱,使得无数的丁口死亡,大明不少郡治,现在仍然处在百里无人烟的荒凉之地。

这也使得各地的郡守为了招揽人口而不择手段,连买卖人口这种事情,也堂而皇之的做了出来。

先让秦地的百姓吃饱,这是大明朝野上下的共识。好在今年大明丰收,粮价暴跌,为了维护农民的利益,朝廷甚至还不得不制定了粮食保护价。朝廷收购的粮食比市场上的粮食收购价要高出不少。

用这一手段,让朝廷储备了大量的粮食。至于朝廷因此付出了大量的银钱,反而是不用操心的,今年大明遭遇到了紧缩,大明中央银行卯着劲儿的印钞票,好不容易才将物价稳定住。换一句话说,现在的大明朝堂有的是钱,就是愁往哪里用。

大量聚集在这里整编的军队已经各有去向,三分之一被编练到了新军当中,他们吃上了大明的皇粮。三分之一被大明各地缺少人口的郡治用一些五花八门的手段给弄走,回去充实他们地方上的人口,另外三分之一,则带着遣散银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可即便如此,虎牢也并没有因此而冷清下来,仍然热闹非凡。虎牢城外,原本大量的营房,现在都成为了一个个庞大的仓库。大量的粮食,军械被从大明本土运到了这里,然后再以虎牢为起点,运送到秦地的各个地方。

这些粮食供应着围困雍都的大明军队,也承担着赈济秦地百姓的重担,每天,都有商队源源不断的大明本土将粮食运往这里,然后又有一支支的商队将这些粮食从这些庞大的仓库之中运走,然后沿着不同的道路,运送到其它地方。

不过赈济,只能解一时之困,所谓救急不救穷,让秦地百姓能够先将肚子填饱不造反,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要让这些百姓们能自己养活自己。而这,便是那些新上任官员们的事情了。

所以现在哪怕是冬季,整个秦地仍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修建道路,兴建水利的工程当中。其实以现在这个季节的温度,实在是不宜做这些事情的。但特殊事情,特殊处理。哪怕现在是事倍工半,大明仍然乐此不疲。

这样做当然不是大明朝堂的官员们昏篑,而是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

赈济终究只是度命,而一整个冬天,如果什么事也不做,那说不定仍然会生出什么事来,刚刚上任的官员们,必须要给治下的百姓们找到一些事情做,让他们将自己的精力,消耗在一天天辛苦的劳作之中。

这些劳作并不是强制性的。你可以不去窝在家里,那就只能靠朝廷的赈济度日,每日也不过一碗粥而已。但如果你能去参加这些劳作,去修路,去挖渠,干一天,便能得到一天的工钱。

大明没有劳役这一说,这些工程都是官府出钱雇佣百姓来干。

在大明,因为这一制度,已经出现了大大小小各种不同的工程队。这世上总是不缺聪明人,他们招揽工匠,劳力,形成一个个有组织的队伍来承接朝廷的这些工作。而朝廷也乐见其成,因为这样的工程队多了,相互竞争之下,朝廷付出的代价反而小了。更重要的是,这些工程队有专业的人才,有极高的组织性,也极大的减轻了官府组织的压力,在明地,官员的数量实在太少了。

但在秦地,这样的事情还是不可想象的。只能由官府来组织,好在这些刚刚上任的官员们都在事前得到了上司们的耳提面命,现在不需要他们将工程做得有多漂亮,或者进度有多快,最重要的,便是让这些秦人有事做就可以了。

用首辅权云的话来说,那就是花钱买平安。

刨开厚厚的积雪,挖掘冻得坚硬的土地,这本身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付出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

因为这换来了稳定。再者,哪怕是事倍功半,但也至少让这些道路,沟渠有了一个雏形,开春的春耕之后再一次启动这一工作,便可以迅速的让这些工程进入到正规的渠道之中了。

不得不说,秦地的百姓还是很能吃苦的。才有了度命的赈济粮之后,又有了凭劳力去挣钱的机会,秦人们踊跃的参加到了这一波大建设当中。

为了让这些百姓们安心,所有的工地之上,都是按日结算工钱,每天能拿到几张花花绿绿的票子,然后用这些票子在那些无处不在的商人哪里购买到让一家人吃饱的粮食,已经成了秦人最快乐的一件事情。

替官府干活还能拿到工钱,对于秦人来说是一件稀罕的事情,因为在以前的秦人统治之下,有一个词叫做劳役,另一个词叫做征发。

虽然也供饭,但比猪吃的也好不了多少,现在自挣自吃,愿意吃好一点的可以在商人哪里买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愿意节俭一点的,也可以只管吃饱。

明人的钞票,其实在这之前,便已经在秦国的绝大部分开始流通,接受这种纸钞,对秦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对于秦风来说,最高兴的便莫过于秦地已经逐渐开始稳定了下来。至少在郡城,县城这些一地中心的周边,各项工作已经井然有序,这也代表着明朝的统治在这些地方开始生根发芽了。土匪仍然很多,叛乱仍然在发生,但这些让人不快的事情,正在一步步的远离一地发展的中心而被迫向着边远地方或者深山老林偏僻所在收缩。这虽然让剿匪变得更困难了起来,但对于大局来说,却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天武,明威这样的镖局,拿了政府的钱,自然便要干好他们该干的事情。而朝廷,则可以腾出手来大力发展本地经济。秦风相信,也许到了明年,秦地便完全可以稳定下来了。而秦地越是安稳,

记住手机版网址:m.

相关小说

官路风流 其他 / 连载
官路风流
小桥老树
《巴国侯氏》是侯卫东的第九部,名字有所调整,喜欢朋友们喜欢。2w0-5784
182万字2024-04-18
官神 同人 / 连载
官神
何常在
为官者达到举重若轻、点石成金、出神入化的境界,是为官神。慧眼看红尘,做官如有神。经商失败的夏想重生到12年前,在从政还是经商的选择中,他重新选择的是从政,但前提2w0-5748
509万字2024-04-18
鸿天神尊 玄幻 / 连载
鸿天神尊
徐三甲
【火爆玄幻、热血爽文】他曾经被父亲打成废物逐出家门,却是史上最牛逼的天才。神界女帝?那是我的女人!魔界大尊?那是我徒弟!妖界龙神?那是我坐骑!惹我徐年者,死!触我徐年逆鳞者,生不如死! 本站提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鸿天神尊》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389万字2024-04-18
深藏的罪恶 其他 / 连载
深藏的罪恶
九五五五
14岁的单纯女孩连羽刚才乡下搬到城里同哥哥团聚,哪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哥哥意外进了监狱,留她一人在外生活,一次偶然让她遇到了监狱所长薛进,满以为他是好人,可没想到在他和蔼的外表下,内心早 已滋生罪恶的根苗……ps:此文已出书,1v1,he,三观
48万字2024-04-18
他很撩很宠宁蓁陆执 同人 / 连载
他很撩很宠宁蓁陆执
藤萝为枝
★★★本书简介★★★回到高二这一年,宁蓁发誓要做好三件事。试着接纳继母和继弟。坚持跳舞。远离陆执。前两件她都做得很好,第三件……某天教室的灯啪地被关掉,黑暗中,她被少年死死摁住手腕,拉 进怀中。“嫌弃老子穷,嗯?”
18万字2024-04-18
驻马太行侧 同人 / 连载
驻马太行侧
寂寞剑客
血战淞沪,两百壮士摧敌锋锐;激战南京,三千虎贲坚如磐石;鏖战徐州,八千精锐谁与争锋?驻马太行,剑指长空还我河山!热血青年岳维汉,因为一场意外来到了1937年的淞沪战场,眼见国土沦丧,同 胞荼炭,国家危急,民族危急,岳维汉又岂能坐视?没说的,操枪,干死这些狗日的东洋倭寇!蛰伏近年,寂寞剑客重回历史,再续金戈铁马、烽烟四起的峥嵘岁月,敬请期待。
0万字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