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卒

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盛世之象(1 / 1)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高干)网站】地址:http://www.pinorico.com

楚国大乱,上京城中一片萧条,长安大乱,流血飘杵,大陆之上三大国之中,唯有越京城仍然是一片盛世繁华之景象,随着天气暖和起来,越京城里的人再一次塞满了大小的街道,如今的越京城老城之中,可谓是寸土寸金,老城的居民,光是每月坐收租金,便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城池每一天都在向外扩张着,一片片的农田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的高大的建筑.

钢筋水泥架构的建房技术,在工部持之以恒的攻关之下,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新崛起的外城之中,高大的建筑愈来愈多.

房屋越建越高,自然是因为越京城的土地越来越贵,好不容易拿到土地的人,为了尽可能多的赚钱,便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之上将房屋往高里建设.

而这,也让工部赚得盆满钵满,因为拥有这种建筑技术的,只有工部下设的建筑司,如今建筑司下的八支工程队伍,有六支在越京城建房,另外两支,则在外承建各种桥梁建筑.而像水泥,钢筋这种东西,因为是管制物资,一般的民间建筑队伍也根本不可能大批量的拿到手.

当然,相对于户部来说,工部赚得只是一点辛苦钱.耿精明不愧他精明之名,先以国家的名义征用大批的土地,然后再将这些地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公开拍卖,土地的价格,几乎每一天都在创新高,无数的财富向着大明的国库集中.

当然,以大明朝廷的屌性,钱赚得再多,也是不可能放在国库里让他发霉的,左手赚进来,右手便大把的投入出去,特别是以雍郡中心的西地,更是朝廷投入的重中之重,以前的西地太过于贫穷,基础建设基本等于零,无论是修路架桥,还是修建水利设施,这些都是在短时间内这看到投入而看不到产出的长线投资.

但大明朝廷不会因为这样就停止向西地投资,大明本土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只有这些基础设施上来了,民生才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大明需要一个稳定的西地,一个为将来的大明提供源源不断兵源的西地.

西地兵源的个人素质,一直是秦风垂涎三尺的,他们沉浸在骨子里的那种好勇斗狠,从秦风还是一个小小的校尉的时候,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不过西地初归,人心仍然不稳,想要他们真心诚意地为大明而奋斗,对大明有发自内心的归属感,那么,首先便得让西地富裕起来,哪怕只是让他们做到衣食无忧,不再饿肚子,对于大明来说,也将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西地之中,适合种植粮食的地方并不太多,而且大多集中在雍郡周边的几个郡治,针对西地的这个实际情况,大明将培植出来的棉花开始在西地大规模地种植,今年,他们就将迎来第一个收获季.

而产自西地荒漠之中的明黄岩,如今更是大明最顶尖的建筑材料,以前在秦国治下的时候,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明黄岩,一直都是皇家的独家用品,没有人敢僭越使用,但大明皇帝秦风,根本就不在乎这些,在他看来,西地此如丰富的明黄岩就这样荒废在矿野之中,简直就是巨大的浪费.

放开的结果,就是明黄岩的开挖,制料,运输,售卖形成了一条巨大的产业链,聪明的商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将明黄岩切割售卖,现在他们还将其剖开成片,制作成地板,将边角废料加工成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小物件,每一样一经推出,立时便供不应求.

光是一个明黄岩,就解决了数十万人的工作问题,如果再算这些人背后的家人,那就更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了.

现在的西地,已经形成了新桐的钢铁产业,沙州的明黄岩产业,以及棉花产业三大支柱经济,而在短期内,西地的粮食,仍然靠明国本土的输入,在大明朝廷的预计之中,一到两年之后,当在西地修建的水利设施初具规模之后,或者将满足三分之二的粮食供应,从而减少从大明本土的输入.

当大明拿下楚国全境之后,粮食就更不是问题了,江南膏腴之地,土地大都是肥得流油的地方,只要经营得好了,大楚将成为大明腾飞的又一动力源泉.

大明的军队在频繁的调动,但越京城却感受不到丝毫的战争气氛,东部六郡,江南四郡等地连续不断地改旗易帜的消息更是让所有的明人都消息,拿下大明,根本就不需要废太多的力气,这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怎么能挣到更多的钱.大明本土的商业格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基本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格局,更多想要通过经商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将目光投向了西地,更投向了即将成为大明疆域的楚国.

这不,刚刚过年,无数的小商人们开始成群结队的向着楚域进发了.

无法与大商人竞争的小商人们,开始串连在一起,各自出一部分银钱,组成一个个的商会,试图从大商人们手里分一杯羹,而朝廷也相当鼓励这种商会的出现,对于朝廷来说,这些由无数个商人结合在一起的商会,比起那些大型的家族性的商会更容易控制.一旦出事,可以轻而易举的从中找出破绽,分而化之.而那种家族型的大商会就不行了,他们有着更为严密的组织和控制力.

从阮富之事之中嗅出了一些味道的秦风,指使王月瑶的商业署,有意无意地开始打压家族性的大商人,将更多的机会给予这些新近出现的新商业模式.

三月,将是大明春试的日子.为了缓解如今大明官员的严重不足,京师大学堂一年举行两次选拔考试,分为春试和秋试,虽然现在各郡都已经开始办起了自己的大学堂,但京师大学堂仍然是读书人的第一选择.

因为只要考入了京师大学堂,基本上就等于提前拿到了一顶乌纱帽,从京师大学堂出去的学员,起点比从其它地方学堂出去的要高出不少.每年在京师大学堂毕业的,各项考核之中能拿到前十的,一般都是留京任职,如果外放,最起码也是一个知县,主政一方.

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京师大学堂,自然就成了读书人们趋之若骛的地方.大量的各地读书人涌入越京城参加春试秋试,也使得京师大学堂的招生门槛越来越高.

而除了京师大学堂,在越京城,还有另一所大学堂,那就是大明医学院.这个时代,人均寿命仍然是极其低的,而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大夫.

舒畅的宏愿就是大明的每一个村,都要有一个从医学院出去的学生坐镇.每一个县,都要有一个水平不低于太医的大夫主持全县的医疗事业.

平价医疗,让人人都能看得起大夫治得起病,从而提高大明人的平均寿命,增加大明的人口,而太医署的这一项政策,与大明的国策也是交相辉映,现在大明的很多地方,仍然是地广人稀,像桃园郡这种地方,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人口猛增之后,现在又已经呈现下滑趋势了.再想像以前那些四处招揽人过来,已经不现实了,而且朝廷现在也不再允许他们从西地挖人.

医者,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受人尊敬的,而且,也收入颇丰,以前的时候,要想成为一个医者,不知要跟着师傅干多少年才能学到一些真本事,而现在,大明医学院里,集中了来自明秦两地的医学名家们,将他们毕生的经验编著成书,无偿地教授给这些学生,三年初级班成,便可以当上一个村医,五年中级班成,便可以在县城国立医馆里获得一个职位,再往后的高级班,那就是大明培养的能与过去的太医比美的高级人才了,当然直到现在为止,连中级班都还才刚刚开张.高级班还是没影儿的事情.

但这并不防碍舒畅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去做这件事情.第一家医学院分院已经在雍郡由舒畅的得意门生王凌波成立了起来,主要是培养初级班成员.舒畅计划在未来的五年之内,争取每一个郡都能开设一家医学院,当然,这也需要海量的银钱支持.

大量的准备报考这两所学校的学员涌入越京城,也进一步地推高了越京城的房价.

越京居,大不易,已经成了所有人的感叹.

但对于秦风来说,这却是大明欣欣向荣的表象之一.东部六郡的卞无双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在杨致与曾琳的合力之下,东部六郡的整合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江南四郡在丝绸贸易重开,大明粮食再度输入之后,正在迅速地恢复着元气,更重要的是,攻击楚国的两在军事集团的兵力布署也基本到位了,接下来,就是大规模地开始进攻楚国了.

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秦风,决定去越京城好好地感受一下自己治下的这份盛世繁华.

因为这是他的得意之作.

相关小说

官路风流 其他 / 连载
官路风流
小桥老树
《巴国侯氏》是侯卫东的第九部,名字有所调整,喜欢朋友们喜欢。2w0-5784
182万字2024-04-18
官神 同人 / 连载
官神
何常在
为官者达到举重若轻、点石成金、出神入化的境界,是为官神。慧眼看红尘,做官如有神。经商失败的夏想重生到12年前,在从政还是经商的选择中,他重新选择的是从政,但前提2w0-5748
509万字2024-04-18
鸿天神尊 玄幻 / 连载
鸿天神尊
徐三甲
【火爆玄幻、热血爽文】他曾经被父亲打成废物逐出家门,却是史上最牛逼的天才。神界女帝?那是我的女人!魔界大尊?那是我徒弟!妖界龙神?那是我坐骑!惹我徐年者,死!触我徐年逆鳞者,生不如死! 本站提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鸿天神尊》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389万字2024-04-18
深藏的罪恶 其他 / 连载
深藏的罪恶
九五五五
14岁的单纯女孩连羽刚才乡下搬到城里同哥哥团聚,哪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哥哥意外进了监狱,留她一人在外生活,一次偶然让她遇到了监狱所长薛进,满以为他是好人,可没想到在他和蔼的外表下,内心早 已滋生罪恶的根苗……ps:此文已出书,1v1,he,三观
48万字2024-04-18
他很撩很宠宁蓁陆执 同人 / 连载
他很撩很宠宁蓁陆执
藤萝为枝
★★★本书简介★★★回到高二这一年,宁蓁发誓要做好三件事。试着接纳继母和继弟。坚持跳舞。远离陆执。前两件她都做得很好,第三件……某天教室的灯啪地被关掉,黑暗中,她被少年死死摁住手腕,拉 进怀中。“嫌弃老子穷,嗯?”
18万字2024-04-18
驻马太行侧 同人 / 连载
驻马太行侧
寂寞剑客
血战淞沪,两百壮士摧敌锋锐;激战南京,三千虎贲坚如磐石;鏖战徐州,八千精锐谁与争锋?驻马太行,剑指长空还我河山!热血青年岳维汉,因为一场意外来到了1937年的淞沪战场,眼见国土沦丧,同 胞荼炭,国家危急,民族危急,岳维汉又岂能坐视?没说的,操枪,干死这些狗日的东洋倭寇!蛰伏近年,寂寞剑客重回历史,再续金戈铁马、烽烟四起的峥嵘岁月,敬请期待。
0万字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