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高干)网站】地址:http://www.pinorico.com
张溥字乾度,又字天如,号西铭,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出身官宦门第,伯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惟因婢妾所生,排行第八,故“不为宗党所重,辅之家人遇之尤无礼,尝造事倾陷诩之”。
有人曾当面辱他“塌蒲屦儿”,意为“下贱人所生,永远不出息”。
张溥遭此侮辱,勤奋好学,读书必手抄,抄后读过即焚去,如此反复七遍,冬天手冻裂,以热水浸暖继续再练。
被人称赞为“七录七焚”,后来他把自己的读书室名为“七录斋”。
天启四年(1624年),与郡中名士结为文社,称为应社,初始成员有张采、杨廷枢、杨彝、顾梦麟、朱隗、吴昌时等十一人。
后来遍及全国,超过三千人,平时以文会友,兼又评议时政,
“一城出观,无不知有复社者”。
天启六年(1626年),撰写《五人墓碑记》,痛斥阉党,名噪一时。
崇祯元年(1628年),与张采一起,在太仓发起了驱逐阉党骨干顾秉谦的斗争,所撰之文,脍炙人口,二张名重天下。
崇祯二年(1629年),组织和领导复社与阉党作斗争,复社声势震动朝野。
复社活动的最高峰时的盛况“春秋之集,衣冠盈路”,“一城出观,无不知有“复社者”。
其影响遍及南北各省,执政巨僚由此颇为忌恨,尤其是温体仁深恨之,而周延儒却百般维护。
崇祯三年(1630年)张溥和吴伟业、杨廷枢、吴昌时、陈子龙等同时中举。
崇祯四年(1631年)成进士,授庶吉士。与同邑张采齐名,时称“娄东二张”。
最牛的时候,动辄操纵民意、策划官员的升迁和弹劾,被誉为“在野之宰相”。
风光无限,煞是威风!
当华夏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横扫神州大地的时候。
张溥和他的复社成员都懵逼了,这都不按套路来啊!
改朝换代啊,也不是不行,但是怎么会这么快?
哦!上午大军一到,中午就易帜换人了?
不需要先发个讨明之罪,征求征求广大读书人的意见?
不需要他这个民间内阁首脑,出谋划策?
瞧不起谁?
往日一呼百应,官府都退避三舍的策略没用了。
在雪亮的刺刀,和严厉的管控下,杀的杀、抓的抓,压根就不顾及读书人的体面。
更可恨的是,原本复社的主力,占大多数的穷秀才们,以前只需要喝上一顿酒,给几两辛苦钱,立马冲锋陷阵。
现在指挥不动了,大部分都在顺风行找到事做,收入还挺丰盛。
社里的活动参加的也少了,之前的官二代富二代们还挺高兴,嫌弃这些穷书生的穷酸味。
现在好了,真想再搞点啥大的声势,指望这些有钱有权人家的子弟,还真是做梦一般。
整个事态发展的太快,很多人根本就没反应过来。
一切就已经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了。
往日复社靠着上有周延儒这个首辅支持,下有三千读书人呼应,才有一时之威望。
现在不要说周延儒了,连死敌温体仁都被镇压了。
下面早就投靠赤旗的穷书生也纷纷改头换面,在新的官府里,或为教师,或当基层官吏。
曾经风光无限的堂堂复社,居然就这么轻易的失去一切依仗,变成一泡臭狗屎,无人问津了。
张溥和复社骨干们,难以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就很愤怒!
但是在军官会严厉无情的管控下,也不敢有什么大动作。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任你口若悬河、舌绽莲花,一记凶狠的枪托,都能让你老老实实的闭上嘴。
以前他们不屑一顾的报纸,现在才发现它的犀利。
邸报被取缔后,所有人的消息来源,全部都只能从这个上面了解。
只要你看了,就不知不觉的被它洗脑。
而这些报纸,全部是华夏军的喉舌,只会说他们愿意说的事情。
就很气!
张溥可不是自甘人下,忍气吞声的人,他捏着鼻子每期报纸都看。
终于找到华夏军的破绽!
土地!
是的!一切的目标,都指向这个国人最关注的土地!
首先是所有权,赤旗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属于国家的,属于全民的,这是屁话!
我自己真金白银花钱买的土地,怎么就是别人的了?没道理!凭什么?
科举!
新的官府不再进行科举,改成什么8年制义务教育,什么高中、大学,什么公务员考试,都是障眼法!
根子上就是否定几千年来,科举取士的优良传统,断了百万读书人的前程,不当人子!倒行逆施!
儒教!
自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教弟子才是中华的骨架和领导者。
新的国度丝毫不提及儒教,更是将曲阜孔府男丁斩尽杀绝,只是要刨了儒教的祖坟,大逆不道、骇人听闻!
当其他复社众人还在惶恐不安,茫然无措的时候。
张溥已经找到了出路,他非常清楚的确认了,自己的朋友是谁,自己的敌人是谁。
不得不说,盛名之下无虚士。
再次召集复社骨干开会之后,众人在张会首的一番雄论之下,都是恍然大悟,吾道不孤!
原来大家不是在孤身作战,有那么多的潜在盟友和支持者。
一时间人人欢呼雀跃,乐观者仿佛看到这妖魔汪鹏,迅速被正义的儒教弟子、和缙绅官宦世家为主的复国军,打翻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
参会众人精神大振,在张溥的提议下,将复社改成“忠儒复国会”。
口号是“反鹏复明!”
这个组织发展的也很迅速,首先是一大批被镇压的地主土豪之漏网家眷,和华夏军那是血海深仇。
一部分家境尚可,高不成低不就的秀才,尤其是举人之家,新的政权取消了所有的免税。
所谓的寄田就成为了笑话,收入骤减的举人老爷已经难以忍受。
普通的小地主反而影响较少,原本农忙就要自己下田劳作。
现在虽然比过去辛苦了很多,但是不用交繁重的税赋,累点也能接受。
但是原本的既得利益者,就很痛苦,
古语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换成白话:那就是原本一顿四个菜,现在只能吃泡面了。
就很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