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

第109章纺纱机出现了(1 / 1)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高干)网站】地址:http://www.pinorico.com

“去岁考成法一出,的确罢免了不少庸官,可之后又出现了空缺无人的问题……”

“京城尚且如此,那别的地方岂不是会更严重?”

“吏部尚书一心为国,但还是要考虑周全一些的。”

江渊一张他那利索的嘴皮子,说的头头是道。

陈循也附和道,“不错,若是大索官吏,朝野动荡,亦非好事……”

“这的确需要考虑。”朱见济点头,打断了陈循的话。

“既然如此,那就依照太祖惯例,三途并用,就地招收能吏来取代附近庸碌之官,若是有知情者,也可以直接去寻地方按察使或都察院揭****行赏。”

“王尚书,胡尚书,等会你们自去堂中,将这个消息发出去,让那些积年老吏来吏部报道。”

“准太子所奏!”景泰帝挥手,王文和胡瀅领旨。

随后他又看着陈江二人感叹道,“幸好有二位学士老成谋国,提出了这一点,不然等问题出来了,但是让朝廷措手不及。”

“当然,太子能找出办法,面面俱到,也是有功劳的!”

……

我明明不想这样的。

陈循呐呐。

王文在一旁歪嘴冷笑。

高谷更是围观热闹,支持小太子的查漏补缺。

所谓“三途并用”,指的是科举、岁贡和举荐三种任官方法,曾经为明初解决管理人才缺失问题做出过重要贡献。

只是后面科举地位上升,另外两种方法才逐渐被人忽略。

毕竟官位就这么多,每隔几年就有大批做题家出现,这群萝卜挤过考场上的千军万马,更容易占到土坑。

久而久之,科举当官一途独大,让不少吏员和贡生无法升级为官老爷,由此引发了联动——

贡生回老家成为乡绅,而吏员盘踞地方长久不来吏部报道,放弃了排队当官的希望,促进了地方顽固势力的增长。

朱见济并不喜欢这种事情。

本来想着慢慢修改,在皇权扩张下乡,搭建起一个新的管理层面后再去提拔人才的,但陈循既然说了,他当然得通过。

他是好老板嘛!

如果坑位还是少……他这不是允许当地为吏者收集资料去举报了吗?

你把萝卜拔出来了,那这个坑就是你的!

“另外卫所之处也可以用上此法,擢升军户中有功诚实者,去大宁等地为吏,三年期满则由吏部考核,通过便可成为代官,代官亦是三年考核一次,合格者则可转为正式官。”

朱见济顺着话继续说,从制度上解决了边关建设的人才问题。

大明朝的官老爷们不少,但吏员相对要更多!

如果有一成年轻有拼搏精神的人肯响应这个号召,那何愁边关不兴?

——————

“马伴伴,去织布厂那边说一声,招募一些熟练工,孤要把他们派到宣府大同那边去,设立分厂。”

回到东宫,朱见济才下羊车,就提着腰带吩咐马冲。

“另外再挑选合格会计,一起跟去北边,替孤算账做事!”

“遵命!”

马冲立立刻应下,然后服侍着小太子进宫歇息。

此时的咸阳宫已经非常热闹了——

左边一排的房间充当小教室,用来制造计算姬,右边一排房间则是秘书处,由马冲做秘书长,领导着其他机灵的宦官宫女,为小太子处理日常各种事务。

像皇庄里的管理人员,头上也常挂着个东宫秘书的牌子。

如果六率猛男们还在,那后面的小广场还会让他们操练,让东宫更加的熙熙攘攘。

朱见济让马冲把自己服上床榻,胖脸沉思着,为北方规划着蓝图。

旧有卫所的收复并且重新投入使用,意味着大明北疆防线得到了强化,只是兵员人口还要慢慢补充,起码要几个月的时间,大力投入,才能在长城以外,再给大明打造一道铜墙铁壁。

不过没关系。

虽然北疆防线才重新建立,可蒙古草原也废啊!

只要我不比你烂,那你就打不过我!

瓦剌内乱后,阿剌知院虽然成为新首领,但他也得面临和也先一样的问题,那就是草原内部的分裂。

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诉求。

当初也先能用自己的威望和手段强行镇压他们的反抗,阿剌知院能吗?

他才通过造反上位,屁股下的椅子本来就不稳,儿子死的只剩下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即使有大明支持,接下来几年,他估计也要为了搞定集团中的利益集团而头疼。

在混乱结束之前,大明是有时间去建设边境卫所的。

而且他手里还有一个对付草原民族的利器!

不是在二月份终于宣告研制成功的燧发枪,而是新式的纺纱机。

琢磨已久的珍妮纺纱机总算被人折腾出来了!

说来也是巧合,

一个织布厂的女工在听说了太子重金悬赏的消息后,便想要拿下这笔赏金。

在进厂之后,她的生活是改善了很多的,连带着家里也有了余钱,打算着把儿子送去学堂里读书,让他们家实现阶级跨越。

但女工和丈夫算了一下,发现这半年来的积蓄并不足够让儿子读出具体的功名,书本费和学费都是高昂的花销。

这是女工研究纺纱机的原动力。

为此,除了在厂里织布外,她又在家里狠心购置一台常见的纺机,有空就想着哪里还能改一改。

直到某天儿子顽皮,不小心把纺机推倒了,给了女工灵感。

“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

女工让她当木匠的丈夫按照自己的想法弄了一台出来,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引起了皇庄的轰动。

研究小院里面被朱见济一直供养着的老手艺人简直羞愤欲死,觉得太子给了自己如此优待,结果从一开始就挂牌悬赏的纺纱机,却是被个织布女工做出来的……

他们无能啊!

为了弥补自己心中的罪恶感,老手艺人们跟打了鸡血一样,鼓捣起了新的研究发明,除了天上飞的有限制,水陆两栖的玩意都已经被他们画出图纸了。

“我就是想多了一些……也许是上天见太子爷给咱们老百姓做了太多好事,冥冥之中给了我指点,舍不得见您苦恼吧。”

朱见济还记得接见那位敢想敢做的女劳动者时,对方所说的话。

就像之前的老头老太太一样,对方在自己面前仍然是拘谨畏缩的,但她自以为的小功劳,解决了朱见济一个大问题。

于是小太子力排众议,不但给了这家人赏赐,还允许那个孩子入东宫学堂进行学习——

现在,

原本很皮实好动的孩子正在被题海淹没着,哭着喊着要回家。

但穷人孩子早当家,

这娃也是知道自己这种一飞冲天的机会有多稀罕的,常常是嗷两声又主动去背书做题了。

而这种新式纺纱机,被太子呈送给景泰帝后,得到了好爸爸亲口赐名,称为“黄氏机”。

虽然简单,但意义十足。

因为那名女工和黄道婆同姓,以姓称之,还能同时纪念两位杰出人物。

而且“黄”同音于“皇”,也能体现出皇家在这玩意儿问世前做出的努力。

朱见济如此想着,便没有去嫌弃好爸爸几乎为零的起名能力。

他决定,等黄氏机量产,便让人带着去往宣府一带,组建纺织厂,慢慢的侵蚀游牧民族的经济,效仿两千年前的管子,再现“鲁缟齐纨”的故事。

养马帮大明的军队组建骑兵,养羊帮大明的百姓织就毛衣,然后草原人民也能发家致富,多好?

小太子把他们的未来规划的明明白白。

只可惜,燧发枪虽然问世了,但产量还没有提上来,不然送一些去北疆,还能让宋诚他们时不时去关外一些仍然不听话的部族旁边“打草谷”。

朱见济对此感到非常遗憾。

他一个文科生好不容易弄出来一个先进的枪械,不能第一时间拿去帮蒙古人在头上开第三只眼,着实不好。

只能等以后有机会了。

瓦剌还在乱,但辽东的女真可不会安分。

大明这次夺回了旧有的卫所之地,自然也将联系大明本土和辽东的通道打通扩张了。

这意味着,大明可以更大力的,去辽东这种苦寒之地,扩张自己的影响力。

距离朱见济“犁庭扫穴”的目标,不远了。

相关小说

从亮剑开始当老师 同人 / 连载
从亮剑开始当老师
老陈家三十一.CS
陈潇不小心穿越到了亮剑世界,刚好碰上苍云岭大战,他就在李云龙的阵地里拎着一袋现代良种土豆,突围后李云龙居然想抢他的土豆2w0-7666
93万字2024-04-19
签到在亮剑开始 同人 / 全本
签到在亮剑开始
飘过太平洋
在亮剑开始签到,军火太多了。“老李咱们商量个事儿,五吨弹药,拿下李家坡。”2w0-7461
79万字2024-04-19
在火星挖矿的我被曝光了 科幻 / 连载
在火星挖矿的我被曝光了
聊天群
某一天,蓝星上的全体人民都守在电视或者直播间前,等待由华国主导,蓝星联合宇航局发射的火星探测器——祝融号首次传回照片。突然,一道扛着矿镐的模糊身影从镜头前闪过。全球人民都看到了这一幕, 久久小说顿时都是一脸震惊!国内网友:卧槽!发现外星人了?外国网友:我就说吧,肯定是华国人的摄影棚穿帮了!他们的技术根本到不了火星!只有在火星上的万休,一脸淡然走到探测器之前,说道:“咦,居然掉了个小东西。”“喂,
57万字2024-04-19
别往河神的河里扔垃圾! 都市 / 连载
别往河神的河里扔垃圾!
打僵尸
822的二更挪到23号中午了!大家别等了哈,太晚了脑子懵了。这大概是一本环保白皮书,也是人类各种作死展示。书中会有不少灾难和污染,过程可能凶残,结局应该还不错。预收《金手指对你抛了个媚 眼》康康呀嗷!河清澜一觉睡醒,差点儿怀疑神生。他曾经华洲最美的清澜河变成了一条局部断流、大部干涸、到处糟污、满是垃圾的华洲有名污水河。为了不让自己跟河一起挂掉,河神开始了疯狂捡垃圾的日常。
28万字2024-04-19
禁止靠近 科幻 / 连载
禁止靠近
叶涩
外传,有着天籁之音被誉为歌坛空灵天后的秦怡在人生的黄金期大红大紫时刻突然的失声。仿佛被剥了翅膀的天使,一日日在家中悔恨垂死挣扎。公司与家人着急的找了一个又一个心理专家为她治疗,可每一个 人都是自信满满的前来又摇着头离开。秦怡将自己的心埋葬,禁止任何人靠近;半年后,她竟然连站都站不起来,需要靠轮椅度日;一年后,热度大减的她逐渐被娱乐圈淡忘,身边人也放弃了她,随便丢了一个半工半学的大学生穆晓晓来照顾
45万字2024-04-19
凰权 同人 / 连载
凰权
天下归元
2w0-6952
83万字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