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

第131章大明版本的军校(1 / 1)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高干)网站】地址:http://www.pinorico.com

超市直接由太府寺管理,里面售卖的,会是一些盐铁布匹等日常必需品,价格是被控制着的,有朝廷支持,这些东西的价格应该会长期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

只要百姓接受了超市的存在,并且习惯于它制定的价格,那商人的囤货居奇和哄抬物价等情况,就能得到缓解。

虽然超市还没有建立起来,但吴敬可以品味出其中门道。

京城这边有农会存在,还有普遍开起来的新式织布厂,这种种事物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水平——

前者因为资源和人口集中,方便调度,去除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后者则是因为太府寺此前就牵头建立了商会,给布商们定了规矩,让他们招多少工人,给多少待遇,让大明不至于出现血汗工厂,也给了百姓除了种田外,一条新的出路。

去年一整年的推行,放到景泰七年这个年头,百姓是有能力支持超市建立的。

吴敬捏着胡子,想着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把超市的作用,发挥到小太子心中的程度。

而旁边的李继业却是注意到了别的东西。

农会?

他在京城闲逛的时候,就听到了这个新鲜的词,现在又被吴敬念叨了一番,不由得生出了大胆的想法。

据其所言,农会是小太子主持创办的,看上去还在逐步的推广到全国。

而农会,则是聚田土,合众力……

这需要很多田地!

以目前江南的情况,是搞不起来农会的!

李继业猛地想到这一点。

他长在江南,虽说家境落魄,那也是相对于上等人的落魄,长辈传下来的人脉资源还是有的,要不然也参加不了徐永宁的小宴会,后面没多久就走关系成百户了。

所以李继业能够游走在上下两个阶级之间,对于江南的基本情况看的更全面。

江南的土地大多归于官宦贵人之手,乡下也有士绅盘踞,真正的自由民是比较少的。

南方水土肥沃,可光是种田,无法满足地主们的欲望,所以很多人都在种植桑棉这等更能卖钱的作物。

可别忘了,

大明为了鼓励百姓种植桑棉,是对其不进行收税的!

而士大夫们,即便只是个举人,名下也能有广阔的免税田亩。

他们很多都在种棉花,合理合法的,不给朝廷缴税。

土地兼并,加上种植没什么限制,会导致什么?

等朝廷要在南方推广农会,理清很久没有打理过的官方田地的时候,又会迎来什么?

李继业想,自己在江南已经看到了一些影子。

他直觉认为,小太子的太府寺、农会以及现在的超市,都有在为以后的事情做准备。

只是受制于身份还是储君,目前的大明国力还在发展,没有很明确的提出而已。

可以后呢?

皇帝只有一个儿子,以后肯定会是小太子继位的。

老李的心猛烈跳动着。

因为他知道,自己找到了一个能够获得巨大功劳的办法,只要做成一半,曹国公的爵位能重新回到李家。

可一旦走上那条路,他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而且他还摸不清小太子对于做这件事的决心如何。

多在京城里待一段日子,等着多了解情况,见到太子后再说吧……

李继业捂着心口回去了,继续辗转反侧。

————————

关外,大宁城。

经过近一年的修复,在仁宣之时被废弃的旧城池终于重新焕发生机。

李秉做上了他的老本行,从周边招募流民过来垦荒居住。

为了鼓励人口迁过来,他还请示朝廷,开出了“落地分田”的政策,只要人来了,那就能按人头每人分得三十亩田,不论老幼。

相对于此前政策,分得的田地也许少了,但一应的生产工具,比如铁犁锄头等等,都可以由朝廷低价租借,并且没有利息。

甚至于辅助耕种的牛马,也因为去年的缴获而非常充足,可以让新来的农夫完全的把名下田地开发出来。

而且大宁城还有农会存在。

分田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人口到来,等人在大宁城扎根了,李秉又会以各种理由和政策,想办法让农夫们加入农会。

当然,对比起直隶那边大多“田地归公”的做法,关外的农庄还是用股份制用的多。

毕竟对于离开老家过来开荒的百姓来说,他们没见过小太子的农庄有多好,信任度不高,还是得在手里捏住一份地契,才能安心的服从朝廷安排。

等他们感觉到集体化生产的好,也喜欢了农会的制度后,便可以跟直隶那边同步起来了。

除了农庄这种最基础的建设之外,第二项就是军队的管理了。

毕竟大宁城的地位特殊,经济发展是其次,主要目标是为大明建立起北方的一个要塞。

“周六福!”

“去武会上课了!”

陈永贵大声一喊,召唤小伙伴。

他俩因为都是从京城周边加入的军队,在路上就有了交情,入伍后也幸运的分配到了一个小队,如今已经成好友了。

“来了!”

周六福放下手里的木棍,停止了在地上乱写乱画,跑过去跟陈永贵并肩而行。

今天是大宁城驻守士卒换防的日子,被换下来的守卫可以休息休息——

不过很可惜,这种休息就跟后世所谓的“高三放假”一样,嘴上说着会有的,实际上还得补课自习。

真正给士卒活动的时间只有半天,然后……就是上学!

周六福永远都想象不到,自己一个文盲在参军之后,仗还没打几回,竟然就去认字了!

虽然教授他们的先生很多都是退伍下来的老官兵,知道的东西也不多,但教他们一些常用字和战斗经验,是完全足够的。

这让周六福这等出身底层的人受益匪浅,加上心里有“提升身价,娶个好媳妇”的目标,周六福学习的非常刻苦。

而所谓的武会,也属于被小太子从旧纸堆里翻出来的“祖宗成法”之一。

朱见济本来就想着要提高军队整体素养,带出一支精英队伍,不然也不会派那么多管理人员来到关外。

不过在正式搞出“军校”之前,吸取了经验的小太子派人去理了下老朱同志当年设定的制度,看有没有相关的东西。

朱太祖在除了经济以外的“面面俱到”,已然让他的子孙表示五体投地了。

然后还真找出来了“武会”这个制度。

这是一个军队中存在的,由督抚监办,各级军官组成会员的社团组织。

各边督抚负责发起,守巡兵备道转递各卫所成立,组建经费则是由都察院来出。

武会的教授老师,按着规矩,通常会由辞职归家或者退休养老的武将,以及在武举考试中成绩优秀者担任,其下成员多种多样,高者有指挥千户,低者有向周六福这种刚刚参军的新兵蛋子,人数并不多,只有几十个。

从中可以看出,大明朝起初对于军队的建设,还是很注重的。

不过跟地方学校一样,这种组织的维护都需要精力钱财,而且也都随着国家承平日久,而日渐衰败。

已经有很多卫所根本不搞这玩意儿了。

但只要小太子想,武会就能跟着大宁城一样,成功复活!

他把这个“祖宗成法”翻出来拾掇拾掇,又挂牌上市了。

改了下一些规定,扩大了武会规模,就成了大明版的军校,在大宁和宣府等地推广起来。

对此,虽然又多了一大笔支出,可一想到朱太祖的遗泽让自己减少了很多应付大臣哔哔赖赖的功夫,还能旧瓶装新酒,朱见济就很舒服的接受了。

为了让子孙后代过的轻松如意,老朱是真的花了不少心血。

相关小说

从亮剑开始当老师 同人 / 连载
从亮剑开始当老师
老陈家三十一.CS
陈潇不小心穿越到了亮剑世界,刚好碰上苍云岭大战,他就在李云龙的阵地里拎着一袋现代良种土豆,突围后李云龙居然想抢他的土豆2w0-7666
93万字2024-04-19
签到在亮剑开始 同人 / 全本
签到在亮剑开始
飘过太平洋
在亮剑开始签到,军火太多了。“老李咱们商量个事儿,五吨弹药,拿下李家坡。”2w0-7461
79万字2024-04-19
在火星挖矿的我被曝光了 科幻 / 连载
在火星挖矿的我被曝光了
聊天群
某一天,蓝星上的全体人民都守在电视或者直播间前,等待由华国主导,蓝星联合宇航局发射的火星探测器——祝融号首次传回照片。突然,一道扛着矿镐的模糊身影从镜头前闪过。全球人民都看到了这一幕, 久久小说顿时都是一脸震惊!国内网友:卧槽!发现外星人了?外国网友:我就说吧,肯定是华国人的摄影棚穿帮了!他们的技术根本到不了火星!只有在火星上的万休,一脸淡然走到探测器之前,说道:“咦,居然掉了个小东西。”“喂,
57万字2024-04-19
别往河神的河里扔垃圾! 都市 / 连载
别往河神的河里扔垃圾!
打僵尸
822的二更挪到23号中午了!大家别等了哈,太晚了脑子懵了。这大概是一本环保白皮书,也是人类各种作死展示。书中会有不少灾难和污染,过程可能凶残,结局应该还不错。预收《金手指对你抛了个媚 眼》康康呀嗷!河清澜一觉睡醒,差点儿怀疑神生。他曾经华洲最美的清澜河变成了一条局部断流、大部干涸、到处糟污、满是垃圾的华洲有名污水河。为了不让自己跟河一起挂掉,河神开始了疯狂捡垃圾的日常。
28万字2024-04-19
禁止靠近 科幻 / 连载
禁止靠近
叶涩
外传,有着天籁之音被誉为歌坛空灵天后的秦怡在人生的黄金期大红大紫时刻突然的失声。仿佛被剥了翅膀的天使,一日日在家中悔恨垂死挣扎。公司与家人着急的找了一个又一个心理专家为她治疗,可每一个 人都是自信满满的前来又摇着头离开。秦怡将自己的心埋葬,禁止任何人靠近;半年后,她竟然连站都站不起来,需要靠轮椅度日;一年后,热度大减的她逐渐被娱乐圈淡忘,身边人也放弃了她,随便丢了一个半工半学的大学生穆晓晓来照顾
45万字2024-04-19
凰权 同人 / 连载
凰权
天下归元
2w0-6952
83万字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