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主宋晚宁

第六十五章 崇祯十七年夏(1 / 1)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高干)网站】地址:http://www.pinorico.com

把地瓜的金手指给李自成开上也就算杨庆对他很负责了。

事实上也没别的办法。

明末这个小冰河期剩下的招除了学咱大清减一多半人口,让原本的不足的变足了之外,也就只能是让老百姓啃地瓜了,李自成这边尤其如此,什么渔猎之类都连想都不用想,就像老李说的,陕西的饥民连苍蝇都吃光了,河里的鱼山里的野兽还能剩下那未免也太夸张了。

海里倒是有的是鱼。

但杨庆可没有大马力拖网渔船。

这是个农业国度,那么也只能向土地要食物。

而要想让土地在这个悲剧的时代提供更多食物,那么也就只有推广地瓜这一个选择,至于什么玉米土豆都省省吧。

玉米是必须得育种的,中国的玉米直到光头佬的时代依然只是一种很鸡肋的作物,除了东三省这种荒地多的地方,其他各省的玉米都只是种在那些山岭薄地补充主要作物,没有人把它真当主粮种植,很大程度上就是育种技术太差,真正解决玉米推广问题是建国后那些乡村里的农业技术员们,直到九十年代初农村种玉米还得先找治种的买种子。

后来就换成种子巨头们了。

所以不先教出育种的这东西根本没法推广,而教育种的那就得需要时间。

北方至今还到处饿死人呢!

那些饥荒中的老百姓等不了那么久的。

至于土豆就更别扯了。

现代真正推广开的土豆,根本就不是这个时代流传过来的,真以为这个时代的老百姓都不知道土豆这东西能吃啊!只是这个时代流入中国的土豆根本就没什么卵用,也就是当个新鲜物,指望它拯救饥荒那么结果就是更大的饥荒,爱尔兰人用三分之一的人口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土豆的真正推广,得到清末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土豆传入。

那是爱尔兰大饥荒之后欧洲人从南美重新引入培育的新一个种系。

这个时代只有地瓜。

这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麻哥的地瓜盛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必然选择。

实际上就算地瓜的推广也没那么容易,从福建广东这些亚热带地区一下子引到寒冷的北方,绝对不是拿几个地瓜来就能解决,育秧,插秧,冬储这些统统需要技术,它的确是扯根秧子就能活,但产量不一样啊!哪怕育秧不够好都会影响产量的。虽然这些技术都简单到现代人看来根本与技术二字不沾边,但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它们的北方百姓来说,每一个环节都神秘的像男学生眼中的女厕所一样,真以为地瓜就那么容易推广吗?咱大清一直到十全老狗时代,才把这种东西推广到南阳一带。

好在杨庆好歹还能从自己的记忆深处挖出点东西来,说到底也是吃过几年地瓜干面饼子的。

这一点算是幸运。

剩下就是李自成自己推广了。

紧接着他返回宁海城。

而这时候山海关大战已经算是彻底落幕了,大雨过后的战场上清军遗尸上万,他们的血随着雨水染红了附近的几条河流,然后又染红了海岸,阳光下一片恶臭,但包括多尔衮在内,清军终究还是逃过了全军覆没,如果北线各军全力阻击,那么他们还是会全军覆没,但可惜北线明军继续作壁上观。

这一点也没什么意外的。

崇祯默许的。

无论宋权,唐钰还是韩赞周,全都坐视清军的离开。

唐通倒是拦截了,但依旧是一触即溃,只有李过率领骑兵出宁远真正和清军打了一仗,结果反而吃了一点亏,毕竟清军为了回家那也是真正拼命了的。

最终近六万清军越过宁远回到了他们的地盘。

在这场持续一个月的大战中,他们损失超过三万,决战中一万,阿济格的一万五千人最终逃回去的只有不足两千,至于剩下的则是沿途阻击战中损失的,话说这是三万多青壮年啊,整个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加起来,这样的人也不会超过十万啊!事实上咱大清为了这场国运之赌折进去了近三分之一的青壮年。

而且还损失了一个郡王,一个公爵,三个固山,一个巴牙喇纛章京……

啊,还有多尔衮的一个蛋。

这还不算被血洗的锦州和牛庄。

如果算上这两地和水师战船沿海袭扰的,咱大清总计折进去了超过五万人口,这是真得被打断腿了,反正短期内他们是肯定恢复不了元气的,他们过去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是靠招降纳叛和掳掠,但这一次什么都没得到,甚至还有奴隶逃跑的,这些损失只能靠时间来弥补。

而且接下来还得内斗。

毕竟多尔衮生死难料,就算是没死他也得对这样的损失负责,豪格系的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唯一令多尔衮庆幸的,是艾度礼死在山海关,这个正蓝旗固山和近五千正蓝旗精锐都死在战场,而且锦州死的也有三分之一是正蓝旗,这样也就扯平了两白旗失去阿济格的损失。

还有粮食的紧张。

这一点接下来会更严重,因为接下来肯定是李自成的封锁。

还有索伦人蒙古人朝鲜人的心里长草,这也是必然的,他们和索伦人刚打完没几年,实际上对索伦部的第三次战争去年才结束,而且这一次他们在蒙古的最大盟友科尔沁部同样在战场上损失惨重,近三千科尔沁勇士倒在了顺军的长矛林前,至于朝鲜就不用说了,后者的仇恨只是被压制而已。

总之他们的麻烦大着呢!

至此明清顺三国杀格局确立,大明朝廷控制淮河以南,但这里面很快就要不包括四川了,大顺或者说大明秦藩控制区南至淮河秦岭,西至河西走廊,北至宁远,宣大,陕北,而这条线以北属清朝,理论上向西到河套一带,不过实际上蒙古各部对其都是依附而已,除了科尔沁各部还算亲密,其他都只是名义上臣服但根本不会听沈阳的命令。

而单独一家的还有张献忠。

他之前向李自成的大顺称臣,但李自成已经去掉了帝号,那么他是否向李自成继续称臣还不好说,不过李自成就算南下,首先也得先把他解决以配合运河线的进攻攻玩蒙古灭宋,所以双方不会是朋友关系,不排除张献忠会主动向崇祯靠拢,毕竟李自成对他的威胁会更大一点,而四川在人口上的劣势也不足以让他对抗李自成。

不过此时的张献忠还没拿下整个四川。

他刚刚开始在四川的攻城掠地,但他拿下四川也只是时间问题,原本历史上这个过程他仅仅花了几个月时间,到崇祯十七年秋末他就已经基本上完成对四川盆地的控制,甚至扩张到汉中和陇南一带。这个速度意味着他在四川也没有遭遇过太多抵抗,基本上和李自成一样所向之处望风而降,事实上真正抵抗他的主要是秦奶奶,但秦奶奶是自保,她在之前为大明贡献了太多青壮,这时候已经没有能力做别的了。

她只能确保张献忠不染指贵州。

而崇祯就算到南京也没有能力在这段时间內向四川派兵增援,这时候距离张献忠攻破CD也仅仅还有不过两个月而已,崇祯到南京一路顺利也还得差不多一个月以上,所以张献忠肯定还是会拿下四川。

但他如果再把蜀王一家干掉,那他就算想称臣也不可能了,哪怕崇祯不在乎蜀王一家的死活……

实际上死光了更好。

对于崇祯来说这些宗室减减丁完全是一件好事,但即便这样他也不可能不顾舆论接受张献忠,李自成那是没办法,那是为自保,然后皇帝不能食言,已经答应了就只能认,更何况还有太子这些人质在,官员们也不敢置太子的生命于不顾逼崇祯食言,江南士绅也怕他南下,所以才上下一起捏着鼻子接受这个结果。

但张献忠不一样。

他威胁不了江南士绅们,蜀王一家也不够人质的资格。

可张献忠如果不拿下四川,然后可以关起门做土皇帝,那么他也不可能找崇祯谈和平,拿下四川才是他向崇祯示好的前提。

总之他那里的事情有些麻烦,最后会如何发展杨庆也很难推算出来。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张献忠割据就割据吧,这个人又不是真的咱大清编小说编出来的杀人魔王,事实上他在四川做的最狠的无非就是血洗了蜀王府,其他那些绝大多数都咱大清文人们的如橼巨笔干的。不过就朱至澍那敌人打上门了才拿出五万两银子犒军的货色,被血洗基本上就是咎由自取了,话说他可是藩王中头号富豪。他那个蜀王不仅仅是他一个亲王,下面还有十九个蜀藩系统的郡王呢,然后在下面还有无数其他各级爵位,这里面最低的奉国中尉俸禄也是两百石,整个蜀王家族繁衍两百多年,积累下的财富根本无法计数。

然后就拿出了五万两。

而且三万给CD守城的,两万给重庆守城的,话说吝啬到如此地步也算是奇葩了。

相关小说

闪婚总裁太凶猛 同人 / 连载
闪婚总裁太凶猛
三粒白米
1228812288昔日旧爱,再次重逢,居然是因为一场宿醉。1228812288她以为,他心中另有白月光,怕他躲他。1228812288可他爱入骨髓,将她藏入羽翼下,纵她护她。1228 812288“琳琳,商先生一定很爱你,豪车说送就送。”1228812288“别只看表面,背地里其实…挺冷的。”1228812288某夜,商以深将人堵在浴室,道:老婆,有人说,你抱怨我太冷?今晚,就让你感受下我似火
49万字11个月前
闲王在上:医妃请让座宫卿钰安凌云 玄幻 / 连载
闲王在上:医妃请让座宫卿钰安凌云
云月
前世,她是天才军医,一次意外魂穿成了闲王妃。大婚之日,遭人算计,她得以重生。本是骁勇善战的将军之女,却成了无数人的笑话废物。她的到来,势必改变这一切。随身系统,以血救人,翻手为毒,覆手 为医,她的出现乱了谁的心!一场相遇,一世生死,注定,不甘平凡!他是大梁国赫赫有名的闲王,却也是暗夜中的狼主,他的隐藏足以世间震荡,却甘愿为她倾尽一生,擎天而立。他说:“本王可为云儿夺下天下,自然可以为云儿放开
155万字11个月前
相柳之墟 都市 / 连载
相柳之墟
千钧四两
五十年前,山西煤矿塌方,现神秘地宫,吸引大批盗墓贼,无一生还。官方科考队进入,九死一生,取出神秘古盒,传闻古盒内为一颗巨大蛇眼。后科考队幸存者,全员失踪。五十年后,创业失败被高利贷追杀 的我,遇到与我一模一样的男人于越。于越被误杀,我成为了他。名车、豪宅、美艳温柔的妻子,他有着我想要的一切,我享受成为于越的日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隐藏于他完美人生下的秘密,杀不死的妻子,神秘的朋友圈,别墅地
23万字11个月前
英雄联盟之征途 游戏 / 连载
英雄联盟之征途
孤独世纪末
漂泊的大学,流浪的征途,两个热孤独世纪末最新鼎力大作。
120万字11个月前
快穿之攻略小狼狗守则 同人 / 连载
快穿之攻略小狼狗守则
菜菜萨玛
快穿之攻略小狼狗守则简介:快穿之攻略小狼狗守则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言情。
7万字11个月前
唐史并不如烟1·大唐开国 同人 / 连载
唐史并不如烟1·大唐开国
曲昌春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在山呼海啸的人群中,青涩少年李渊静静伫立,此时他的身份是大隋独孤皇后的外甥。没有人能够想到,36年后,当年的青涩少年成了大隋王朝的掘墓人。在隋末的乱世中 ,李渊不是起事最早的,也不是实力最强的,但他却是笑到最后的人。遗憾是,他生活在隋炀帝与唐太宗的夹缝之中,跟隋炀帝的身后臭名相比,他太黯淡了;跟唐太宗的身后盛名相比,他太平庸了,但风云三百年的大唐开国却始终无法绕开
4万字1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