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707节(1 / 1)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高干)网站】地址:http://www.pinorico.com

但是每一节车厢的长度却是比早期的车厢长了好几倍。

这意味着,同样的一辆列车,其运输的货物或旅客比以往要多了好几倍,大幅度提升了火车的运输量。

而这些都是因为广三系列火车头所带来的。

没有这种新式火车头的澎湃动力,可没办法让铁路网的运输量大幅度增加。

仅仅是从外观上,罗志学就能看见火车技术在最近八九年来的快速提升。等进入了车厢内部后,则是感觉更为深刻。

哪怕是火车车厢的宽度,因为受到铁路轨距的影响、桥梁、隧道等尺寸的影响,哪怕技术进步了也不会有什么变化,还是和原来的车厢一样宽。

但是车厢长度的增加,却是直接增加了单节车厢的空间。

会议车厢里,虽然座椅比较多,但是依旧可以容纳数十名臣子。

罗志学的寝室车厢也非常的宽敞。

随着技术的进步,同时设计理念的变化,火车的车厢长度增加,这是普通人对火车技术进步最为明显的感觉。

等御用专列开始运行,罗志学脚下的车厢虽然也在轻微晃动,但是震动不大,如果是坐上御用车厢里的弹簧沙发上,那么基本感觉不到车厢的轻微震动。

这比之前的御用专类好多了……以前的御用专列震动很大,哪怕是坐在弹簧沙发上,甚至铺设厚实的天鹅绒,但是依旧有非常明显的震动感。

然而现在的新御用专列上,坐下的罗志学却是基本感受不到震动,整体的乘坐感受比那几辆最新技术工艺打造的御用马车还要好一些。

这说明御用专列的减震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进步。

罗志学在御用专列的不同车厢上转了一圈,感觉这御用专列比自己预估的还要好一些。

当然,这个好并不是说装饰多么的华丽,陈设多么昂贵,罗志学不太关注这些东西,反正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自己的御用专列肯定会用上最顶级的装饰和陈设。

罗志学更加关注的还是火车本身,不管是火车头还是车厢,他都很关注。

观看的时候,他还发现御用专列上有着两套的刹车系统……一套是老旧的每节车厢都独立的人工刹车系统。

就是每一节车厢都配属一套制动系统以及一名制动员,火车司机发出信号后,制动员拉下闸把进行制动。

但是除了人工刹车系统外,御用专类上还使用了一种统一由司机控制的空气制动系统。

铁路总公司的工程师介绍说,这是松江府华亭精密机械公司所研发生产的一种空气制动系统,由他们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性能空气压缩机以及气缸活塞,连接管道所组成。

原理非常的简单,就是通过火车头的动力带动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把压缩空气,通过连接管道传输到每一节车厢的空气活塞里,空气活塞在压缩空气的压力下,推动闸瓦进行刹车。

这套系统暂时只在少数新建造的新火车上使用,御用专列也采用了这种新型制动方式。

不过空气压缩制动毕竟是个新技术产品,为了避免失效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哪怕是采用了压缩空气制动的火车,依旧会保留每一节车厢的独立人工制动,以确保安全。

对此罗志学也是微微点头,铁路总公司的这种谨慎态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毕竟火车这东西,如果刹不住车的话,那么问题可大了,客运专列的话动不动就会死伤几百人,哪怕是货车一旦翻车,那也是个大麻烦,比如会导致铁路停运一段时间等等。

所以在安全这个问题上,是半点问题都不能出的。

坐在安全舒适的专列上,看着铁路线外的原野,罗志学尽管知道随着自己的专列出行,沿途的地方官员们肯定会把自己所能够看到的原野情况搞好一些。

翰林院内务科上个月就给他报告过,说是不少铁路沿线上的地方官府正在铁路沿线大搞面子工程。

比如给专列经过的火车站,沿途建筑什么的进行外观上装修……

甚至还有的官员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在铁路沿线周边的一些农田进行大开发,为的就是让罗志学看见一片井然有序的肥沃麦田的盛况。

而几个预定会下车去视察的城市,更是去年开始就做各种准备的,整修城市内的基础交通,对城内建筑的外观进行整修,对城内的一些贫困人口居住比较多的区域进行集中整治,修建一些重大的面子工程等等。

对这些罗志学都心知肚明,但是他也没说什么,只是通报下去各地方不得大兴土木,更不允许为了迎驾而铺张浪费。

但是话是传下去了,文件也发下去了,但是地方官员顶多就是收敛一些,或者用更加隐秘的方式进行而已。

不少人可都等着圣驾抵达的时候,给罗志学留下一个好印象,好升官发财呢。

御用专类抵达的第一站滁州就是如此……这刚进火车站呢,罗志学就看出来了这火车站肯定是刚翻修过……一尘不染不说,而且几乎所有能够看见,容易更换的东西都是新的……

这可是人来人往的火车站,而且已经启用了六年之久,根本不可能保证如此赞新的模样。

想要达到罗志学所看到的崭新模样……那肯定是从头换到尾了。

看到这一幕,罗志学叹了口气!

哪怕是自己之前已经下令不允许铺张浪费,更不允许为了迎接大兴土木了,然而依旧挡不住地方官员们想要在自己面前表现一番的野心啊。

只是……很多官员们明显是把努力用错了方向。

对于罗志学来说,你花大把经费翻新火车站,把所有能更换的东西更换一遍,罗志学看见了非但不喜欢,反而会觉得你无能……

有这钱,你多修一条路,多架设一座桥,多办一所小学更来的实在。

可惜,这大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却不一定能够做到。

在滁州的视察,罗志学并没有停留多久,只是小半天的功夫而已,很快专列就希望往凤阳而去了。

离去前,他也没有批判滁州当地的官员们,这好歹是把经费花在了火车站的翻新上,火车站毕竟是公共设施,用修缮的名义也能勉强说得过去……顶多就是修缮的时间巧合了点,刚好在罗志学来视察之前!

这要是批判的话,后面见到那些面子工程的时候,自己岂不是要当场杀人?

不至于!

离开滁州后,御用专类继续前行抵达凤阳。

到凤阳的时候,这边的火车站就正常多了,虽然也是打扫的一尘不染,也有过一些简单的整修,不过没有滁州火车站那么夸张,把能更换的都能更换了。

对此罗志学面露微笑,对着一群来迎驾的安庐省巡抚、布政使等省官员以及当地凤阳府的官员微微点头。

这有了对比之后,就让罗志学觉得当地的官员还是没有那么浮夸的。

所以才给了个笑脸。

而后续对凤阳的视察持续了一天,虽然是走马观花一样只看了凤阳当地的一片工业区,进入了两家当地的主要大型企业,再顺路看了看城郊的一片农田,还有城内的一个新建立起来,说是很热闹,带动了不少小商贩生计的大型集市。

然而走马观花这样的看,再加上之前一些文件报告,还是能够让罗志学感受到了凤阳当地最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还算不错。

随着黄河人工改道后,昔日频繁受到洪涝糟害的淮河流域的沿岸情况就变好了许多,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而中原铁路开通后,凤阳虽然不是铁路枢纽,但是也是有着一个重要的大型火车站,凤阳火车站,后续通过淮河流域的河运,可以辐射整个府大部分区域。

因此中原铁路开通后,给凤阳府当地带来了明显的交通优势,最近五年来,凤阳府当地工业产值增速喜人。

工业产值上来了,工人群体大了,城市居民多了,这第三产业自然而言也就发展起来了。

因此结束视察后的傍晚时分,在御驾专列会议室里举办的一场小规模会议上,罗志学还是肯定一番安庐省以及凤阳府地方官员们的能力,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尽可能的把地方经济的发展再上一层楼。

结束凤阳的视察后,休息一晚,罗志学的御用专利在第二天一大早就继续启程前往徐州。

昔日的徐州可能就是京杭大运河上的一个交通节点,同时作为南国门户的战略地位重要一些。

嗯,大楚帝国陆军常年在这里部署了一个乙等师的兵力以拱卫江北。

但是经济民生就很一般了,虽然也获得了京杭大运河的一些便利,但是明朝时代乃至大楚帝国的铁路时代之前,京杭大运河在江北地区的主要枢纽,乃是扬州以及淮安这两大城市。

然而等到中原铁路以及陇海铁路在这里交叉而过后,徐州瞬间就变成了重要无比的交通枢纽。

既有京杭大运河、还有两条干线铁路交叉而过,让徐州府在交通上乃是实打实的五省通衢,工业部在这里拟定了不少的投资计划,其中不少还是比较重要的国防工业以及民生产业。

如钢铁,化工、机械再到武器工业。

同时黄河人工改道后,作为黄河中下游沿岸城市的徐州,其洪涝也是大幅度减少,农业生产迅速提升。

这两者相加,就让徐州成为了大楚帝国最近几年里,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城市之一。

徐州作为战略交通枢纽,南国门户,未来的江北地区工业中心、经济重镇,也是罗志学这一次北巡的重点视察城市。

第757章 北巡之徐州

作为一个新型的工业城市,徐州的城区和很多城市并不一样,并没有新旧各种建筑混杂在一起。

而是老城和新城分开,并且间隔了一段距离。

这是因为最开始的时候,中原铁路和陇海铁路这两条干线铁路的铁路线,并没有直接经过城区。

同时新投资建设的工厂为了方便运输,都是建在里火车站和运河边附近,围绕着这些工厂,又兴建起来了众多生活建筑,并且这些建筑大量采用了砖瓦乃至钢筋水泥结构。

最终,这里也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城市,承顺二十七年的时候,徐州府的知府衙门以及其他一大批的官府机构也干脆搬迁到了新城区。

因此罗志学抵达徐州后,所看到的城市面貌和其他传统的城市不一样。

怎么说呢,其他城市,哪怕是金陵城的话,也是有着大量的传统建筑,这些传统建筑之中,混杂着一些新式风格的建筑。

但是徐州,入眼所看过去则是清一色的新式建筑。

御用马车经过的时候,罗志学看见街道非常的宽广,街道上还有轨道,这是轨道公共马车的轨道。

道路两旁,则是遍布着各种新式风格的建筑。

这些所谓的新式风格建筑,其实也是大规模使用砖块、水泥修建起来的建筑,和传统建筑大量使用木头材料有着极大的区别。

大部分民用建筑的屋顶还是使用瓦片,不过也有一些建筑,尤其是大型官方或商业机构建筑的屋顶,则是采用钢精水泥板。

这些所谓的新式建筑,是大量采用红砖、青砖以及水泥、钢筋后自然演变而来。

倒不是罗志学强行干涉的结果。

说起这些所谓的新型建筑材料,其实部分材料也不算新!

尤其是青砖红砖这些东西,可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几千年前就有烧制的砖头用来修建房屋了。

瓦片就更不用说了。

砖瓦房这个东西,在古代里可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但是古代的生产力太低,想要修建砖瓦房的成本太高了,普通人家根本就修不起。

但是在大楚帝国里,如今已经进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后期的阶段,尤其是高压蒸汽机的大规模应用更是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

在古代烧制砖瓦成本高,产量少。

但是在大楚帝国里,各地都有专门的砖瓦厂,烧制红砖或青砖的工厂,可是直接大量动用机械设备进行开挖材料并进行机械加工生产的。

成本低廉,产量巨大!

再加上还有蒸汽轮船或火车作为中途的运输手段。

这些,都是大幅度的降低了砖瓦的成本,让民间能够大量使用砖瓦。

而水泥工业到目前也是发展了接近二十年。

相关小说

掀翻时代的男人 都市 / 连载
掀翻时代的男人
为情成痴
掀翻时代的男人
98万字13天前
合租室友竟是总裁 都市 / 连载
合租室友竟是总裁
二臂啊
合租室友竟是总裁
8万字13天前
招惹龙傲天后万人迷揣崽了 武侠 / 连载
招惹龙傲天后万人迷揣崽了
江去闲
招惹龙傲天后万人迷揣崽了
24万字13天前
在渣攻的鱼塘里浑水摸鱼 穿越 / 连载
在渣攻的鱼塘里浑水摸鱼
诸葛菜
在渣攻的鱼塘里浑水摸鱼
19万字13天前
逍遥小郎君 玄幻 / 连载
逍遥小郎君
二呆木
逍遥小郎君
13万字13天前
从鱼 其他 / 连载
从鱼
春溪笛晓
从鱼
24万字13天前